


2020年8月23日,在全國科技活動周到來之際,成都熊貓基地開放四川省瀕危野生動物保護生物學重點實驗室的大門,迎接來自成都市的10餘名中小學生,圓滿舉行主題為圈養大熊貓行為研究的研學活動。
走進重點實驗室,探究熊貓科研成果
在科研人員的帶領下,學生有序參觀了重點實驗室,探究熊貓科研成果。學生們對熊貓基地大熊貓的飼養與繁育、遺傳資源與種群保護、重大疾病預防與控製和大熊貓國家公園保護與管理等研究工作有了初步的認識。
熊貓科學家麵對麵:互動大熊貓行為研究小課堂
熊貓基地的科研專家詹姆斯·阿亞拉(James Edward Ayala)為同學們帶來一場精彩的互動講座,讓同學們對大熊貓的行為研究工作有了更深入的瞭解和認知。互動課堂非常充實以及生動有趣。
遊戲環節:大熊貓行為互動體驗遊戲
由科研人員示範,讓孩子誌願者參與體驗大熊貓行為互動體驗遊戲。孩子們分別扮演大熊貓以及大熊貓行為研究人員,通過遊戲,更深入的瞭解到了熊貓科研人員的工作。
探訪大熊貓別墅,現場直觀大熊貓科學行為訓練
在大熊貓2號別墅,透過玻璃安靜地探訪了5歲的大熊貓雙胞胎慶大和慶小,並由科研人員詹姆斯·阿亞拉(James Edward Ayala)給大家演示如何檢查大熊貓的牙齒、如何讓大熊貓科學的配合獸醫檢查身體,比如抽血、檢查腹部等等。
頒發證書、結束活動
科研人員為學生頒發了熊貓基地的研學證書以及環保小禮物。
雖然活動已經結束,但是我們的宣傳工作並沒有結束,通過開展不同的熊貓科普活動,讓受眾深入探究大熊貓的科研、行為、保護等工作。大熊貓是瀕危動物的旗艦物種,我們需要保護大熊貓,從而能夠讓更多的人參與保護大熊貓以及更多的野生動物,讓人類和動物和諧共生。
工作人員帶領參觀介紹重點實驗室
專家互動講解
學生們專心致誌的聆聽
互動小遊戲
觀看科研人員科學行為訓練
科研人員科學行為訓練
頒發證書以及小禮物
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