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動態
當前位置:
玩轉寒假,熊貓基地科普活動連連看
作者: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時間:2023-02-13 16:43:48
  2月11日,在這個超長待機的寒假即將結束前,由四川省生態環境宣傳教育中心支持,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主辦的兩場科普活動:大熊貓博物之旅“大熊貓的朋友圈”和“識大熊貓·知家鄉竹”圓滿舉行。42名孩子在探索、遊戲、互動、手工以及科普老師解說的過程中學習了解了大熊貓科普知識及有趣故事。
 
大熊貓博物之旅---“大熊貓的朋友圈”
  首先孩子們通過熱身遊戲“動物記憶大師”互相認識,然後由科普老師帶領前往大熊貓博物館探館。在博物館中,孩子們化身“動物偵探”,通過不同的特征提示,找到對應的動物朋友。在森林複原生境探訪中,孩子們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分布在博物館各處的大熊貓“朋友們”,從而了解大熊貓傘護種的意義。
 
AR0I6334.JPG
熱身遊戲“動物記憶大師”
 AR0I6388.JPG
“動物偵探”在行動
 AR0I6434.JPG
“偵探們”分享發現
  通過探館活動,孩子們認識了與大熊貓共享家園的動物朋友,他們中的有一些是大熊貓的天敵,有一些與大熊貓和平共處,那麽在大熊貓成員之間,它們又是如何表達、交流的呢?他們是像金絲猴、羚牛等動物那樣喜歡群體活動、集體覓食,還是像豹、金貓等動物那樣喜歡獨來獨往呢?帶著疑問,孩子們探訪了大熊貓的圈養家園,了解了大熊貓交友的秘密。
 AR0I6462.JPG
了解大熊貓的行為特點
 AR0I6469.JPG
探訪大熊貓的朋友“紅熊貓”
 AR0I6488.JPG
合影留念
 
自然教育活動---“識大熊貓·知家鄉竹”
22A7FA5D6B07C769B1223562557EFE27.jpg
科普老師現場解說
 6A13A6EDBEA8DA1722C47776446FC7D0.jpg
孩子們現場辨識竹子
  孩子們首先跟隨科普老師前往大熊貓14號別墅了解大熊貓食用竹。通過科普展板互動解說,大熊貓新鮮食用竹現場辨識等方式了解大熊貓的食譜,消化特性以及大熊貓喜食竹特點。
 AR0I6508.JPG
 
AR0I6514.JPG
 
AR0I6516.JPG
孩子們分組觀察,完成神秘小任務
 AR0I6547.JPG
分享環節
  根據所學習的知識,孩子們變身“熊貓食竹小偵探”,在園區認真探索,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神秘小任務。“大熊貓吃竹子前會先聞一聞再決定吃不吃”“大熊貓有偽拇指,可以單手拿著竹子吃,也會左右手交替”,分享時刻孩子們積極參與,收獲不少。通過觀察、探索、分享等方式,孩子們進一步加深了對大熊貓與食用竹的印象。 
 AR0I6594.JPG
 
AR0I6616.JPG
跟著科普老師“玩轉竹子”,製作完成滿意的作品
 AR0I6647.JPG
“遊船大比拚”
  隨後在手工實踐環節中,科普老師帶領孩子們“玩轉竹子”——製作父輩們兒時的玩具小船。孩子們學習與觀察後,製作了自己滿意的作品,也了解了竹子在生活中的重要角色與作用。最後在園區天鵝湖中進行了“遊船大比拚”,孩子們紛紛樂在其中,活動在一片歡聲笑語中收尾。
 AR0I6673.JPG
合影留念
  孩子們在輕鬆快樂的氛圍中玩耍與學習,DIY手作、探索體驗、交流與分享,受益匪淺。希望孩子們更多地關注、探索自然,體驗大自然的美好,做有責任感的地球小公民,共同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