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8月23日,在全国科技活动周到来之际,成都熊猫基地开放四川省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的大门,迎接来自成都市的10余名中小学生,圆满举行主题为圈养大熊猫行为研究的研学活动。
走进重点实验室,探究熊猫科研成果
在科研人员的带领下,学生有序参观了重点实验室,探究熊猫科研成果。学生们对熊猫基地大熊猫的饲养与繁育、遗传资源与种群保护、重大疾病预防与控制和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与管理等研究工作有了初步的认识。
熊猫科学家面对面:互动大熊猫行为研究小课堂
熊猫基地的科研专家詹姆斯·阿亚拉(James Edward Ayala)为同学们带来一场精彩的互动讲座,让同学们对大熊猫的行为研究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互动课堂非常充实以及生动有趣。
游戏环节:大熊猫行为互动体验游戏
由科研人员示范,让孩子志愿者参与体验大熊猫行为互动体验游戏。孩子们分别扮演大熊猫以及大熊猫行为研究人员,通过游戏,更深入的了解到了熊猫科研人员的工作。
探访大熊猫别墅,现场直观大熊猫科学行为训练
在大熊猫2号别墅,透过玻璃安静地探访了5岁的大熊猫双胞胎庆大和庆小,并由科研人员詹姆斯·阿亚拉(James Edward Ayala)给大家演示如何检查大熊猫的牙齿、如何让大熊猫科学的配合兽医检查身体,比如抽血、检查腹部等等。
颁发证书、结束活动
科研人员为学生颁发了熊猫基地的研学证书以及环保小礼物。
虽然活动已经结束,但是我们的宣传工作并没有结束,通过开展不同的熊猫科普活动,让受众深入探究大熊猫的科研、行为、保护等工作。大熊猫是濒危动物的旗舰物种,我们需要保护大熊猫,从而能够让更多的人参与保护大熊猫以及更多的野生动物,让人类和动物和谐共生。
工作人员带领参观介绍重点实验室
专家互动讲解
学生们专心致志的聆听
互动小游戏
观看科研人员科学行为训练
科研人员科学行为训练
颁发证书以及小礼物
大合照